日前,常州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在省内首开“智能评标”先河,完成焦溪古镇承越故居展陈工程项目评标,标志着常州正式完成了从传统“人工评标”向“智能评标”的跨越。
近些年,为保证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的客观公正和充分竞争,国家和省放宽部分领域主体参投的资格要求,一些标的金额大的项目往往会吸引数百家甚至上千家投标人参与,在“人工评标”模式下,仅资格审查环节就需耗费数天。不仅极大增加了评委的工作量,还会客观拉升错漏评的几率,埋下标后质疑投诉的可能性。
以此为镜鉴,常州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大胆探索,在功能平台和技术支撑上主动创新,集中开发“智能评标”系统,并积极在运行机制上突破提升。(一)把握源头,规范信息入库。对投标企业信息库进行改造,构建了“文本识别+诚信承诺制+事后监管”的标准化入库模式,形成了标准统一、文本统一、材料格式统一的主体库信息。(二)强化功能,实现全程智能。通过技术升级,使系统具备招标文件要求和投标文件响应信息自动比对功能,从而实现评标全流程智能化。(三)置信累积,达成精准评判。创新引入置信度机制,系统将根据投标人的过审次数,不断累积其置信度,进而提升“智能评标”的精准度。
通过“智能评标”,不仅使专家摆脱了大量客观评审带来的精力耗费,保证了“专家属性”在主观评分点上得到充分释放,同时,借助系统最大限度统一了评判尺度。在有效规避人为干预,保证评标公正的基础上,实现了全程全时全要素留痕,为强化专家管理、投标人信用双考核提供了数据支撑。
下一步,常州将在施工类建设工程招投标项目“智能评标”试行成熟、稳定的基础上,逐步向服务类、货物类等项目推广,努力实现建设工程交易项目智能评标全覆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