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来,常州以《全市营商环境三年行动计划》为主线,梯次推出18项攻坚任务和206条改革举措,部署实施5大方面115项“放管服”改革要点,全市营商环境得到了持续优化改善。
(一)定标促服,筑实“一门一窗”。围绕窗口集约扩能、场景创新优化、标准体系覆盖等重点,稳步拓宽“部门、综合、专项”三个“一窗”集成范围,巩固提升涉企、涉建、长三角、“一件事”、“一网通办”专窗功能。编制服务提供、通用基础、服务管理、职位岗位4大门类2522项标准,梳理规范全市8041个网上权力事项和51644份服务指南,统一98个指南信息要素,细分建立公安、司法等35项业务的537个精细化服务场景,并同时配套了人机引导、在线问答等辅助手段。
(二)建转并举,深化“一网通办”。不断创新“网上办、集成办、智慧办”工作模式,依托政务服务网常州旗舰店,开设“一件事”、跨省通办工作专栏,集成政策速兑、场所码申领等创新应用,归集教育、人社、医保、交通、不动产等多领域自助服务场景400余个,部署集查询、申报、办理、打印等功能为一体的自助终端80余台。目前,全市已有360个事项可实现全程网办,近400个业务场景可实现掌上办,事项网上可办率达99.9%。
(三)数据赋能,着眼“智慧好办”。推出“普货运营车辆年审”“出租车年审”事项“两免一更”无感智办,实现市区镇三级民生档案“一网通查、即时出证”。借助数据核验、行政协助、告知承诺等手段,在工程建设、市场准入等3个领域内,初步实现个人、企业、重点项目等基础信息免填写,营业执照、身份证、出生医学证明等20多个高频电子证照免提交,已建成溧阳中关村、常州经开区2个“免证园区”,进一步减轻了市场主体的制度性交易成本。
(四)抓点带面,推动体系增质。加强高频服务前移下沉,全省率先制定基层“应进、选进”4张清单,镇、村两级中心平均承接事项分别达到175个和78个。部署实施“家门口办好事”项目,在实现镇、村两级中心服务中心全覆盖的基础上,延伸设立24个分中心,同步开展基层政务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首批创建35个“六好”为民服务中心,50个“五提”便民服务中心示范点和267个
“四有”政务服务便利站,初步形成以市区两级为核心、镇村中心为支点、社会网点为补充的全链服务圈。全年“好差评”总评价量15387399件,好评率99%。
(五)紧扣主线,促进改革增效。。承担全省公共服务事项规范管理工作试点,24个业务部门的220条公共服务事项实现“六统一”。制定全市“跨域通办”改革实施方案,发布118项“跨省通办”“省内通办”事项清单和100项“市域通办”事项清单。截至目前,各辖市区已与9个省29个市签订了41份通办合作协议。全力支持苏皖合作示范区“跨省通办”省级改革试点,实现第一批74项事项跨省通办,其中21项事项已实现线上办理,累计办件量达125件。设计推出涉及工程建设、市场准入、民生等领域的100多个“一件事”办事场景,同步设置线上线下“专栏”“专窗”,试行并联办理、告知承诺等服务套餐,促进“一事一流程”向“多事一流程”的转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