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日上午,君华项目交地暨《用地项目服务清单》交付仪式在武进国家高新区管委会举行,武进区数据局、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武高新相关部门和君华股份公司代表参加活动。这标志着武进区继去年在全省率先推出首例试点案例后,又一次在全省率先吹响了全面推广“用地清单制”改革的号角。
去年以来,常州市武进区围绕省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任务和省工改工作要点,积极贯彻落实国家、省、市“用地清单制”改革工作方案要求,在全省率先探索开展了社会投资类项目“用地清单制”改革试点。
2023年12月8日,常州联德电子有限公司在受让西太湖果香路南侧、锦丰路东侧地块的同时,一并收到了常州市武进区工改办印发的《用地服务清单》,标志着全省首例“用地清单制”改革项目正式落地武进。
今年3月,武进区工改办对标世界银行营商环境性评估体系“获取经营场所”的指标,持续发力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重点任务,并将推广“用地清单制”改革写进武进区第九批优化营商环境举措,分批次对武进区区域评估范围内(武高新、西太湖)计划挂牌出让的国有建设用地推广“用地清单制”服务机制,截至5月底,已完成第一批5个项目的《用地项目服务清单》,并将陆续按计划交付用地企业。
据悉,此次交付的君华项目为常州市重点项目,总投资3亿元,用地40.132亩,项目建成后,可形成年产聚醚醚酮(PEEK)1000吨、聚酰亚胺(PI)材料及系列产品100吨、精密模具1万套的生产规模。作为武进今年首个“用地清单制”改革项目,君华项目交地也标志着武进区进入全面推广“用地清单制”阶段。
武进区通过一张“用地项目服务清单”,将各类评估、调查结论、政府承担的公共服务事项、还需开展的审批事项监管要求及收费标准,在土地出让前一并告知投资企业,进一步推动实现“区域评估+用地清单制+标准地+拿地即开工”全链条式常态化,在提升企业投资建设便利度,营造公平、透明、可预期的市场环境的同时,进一步提高政府管理效率,用审批“减法”换来企业发展“加法”,最大限度释放改革红利。
集“零”为“整”,政府主动开展“区域评估”。一是聚焦压时间减环节,变“供地后评估”为“供地前评估”,“单项评估评审”为“整体评估评审”,审批效率大幅提升。以水土保持区域评估为例,将原来需要编制的报告书简化为承诺书和报告表,预计缩短项目建设周期约30天。二是聚焦降成本增效益,变“企业买服务”为“政府送服务”。对园区范围内投资项目审批过程中涉及有关评估评价事项进行统一评估,形成整体性、区域性评估成果,供区域内投资项目共享共用。
串“点”成“线”,部门协同编制“用地清单”。一是理顺机制,建立“一家牵头,多方配合”模式。由武进区工改办牵头,充分运用前期区域评估成果,并汇总相关各部门和板块意见,在土地出让前编制成册,与土地使用权一起交付投资企业。二是梳理事项,精心编制“用地清单”。梳理工程建设项目所需办理的地质灾害、地震安全等评估普查事项,汇总各业务条线管理要求,编制形成文物保护、人防建设、树木移植、涉路施工、地下管网、取水许可等事项的“用地清单”。
惠“明”利“企”,激发市场主体“更大活力”。“用地清单制”改革以“小切口”改革推动营商环境大变化,通过两个“一”助力营造公平透明的市场环境。一是“一单尽列”。将各类评估、调查结论、政府承担的公共服务事项、需开展的审批事项监管要求及收费标准在一张用地服务清单中逐项列出,便于企业决策、安排工期和投资进度。二是“一并告知”。“用地清单”随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招标拍卖挂牌文件,一并向社会公开,消除政府信息壁垒,实现规则开放透明,增强政策可预期性,推动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更好结合,增加市场主体发展信心。
|